為加快完善以知識產權為重點的創新環境建設,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氛圍,省高級法院和省知識產權局確定我市先行先試啟動建設“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第三方平臺”,該平臺由寧波市中級法院和寧波市知識產權局主導,報市委市政府批準,聯合中國互聯網協會、寧波大學、寧波市律師協會、寧波市貿促會、中國(寧波)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等部門共建。12月8日,寧波市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第三方平臺召開第二次籌備會議。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劉春田,浙江省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會長李永明、省高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應向健,省知識產權局專利行政執法處處長嚴明潮,寧波市中級法院副院長李章軍、知識產權庭庭長朱代紅、副庭長馬洪、宋妍,寧波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楊甦,寧波大學法學院院長張炳生,寧波仲裁委員會副主任辦公室主任張光宏、立案處處長黃震宇、市司法局法律援助處處長陳建興、寧波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徐立華、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主任呂甲木,以及市文廣局、版權保護協會、市科技信息研究院等單位代表約30人參加會議。會議由省高院知識產權庭副庭長應向健和市知識產權局副局長楊甦共同主持,研究進一步推進我市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第三方平臺建設運行機制等事宜。
會上,寧波市中級法院副院長李章軍、知識產權庭庭長朱代紅首先就我市知識產權第三方平臺總體籌備和訴調對接機制情況作簡要介紹。朱庭長結合初步擬定的《寧波市知識產權民事糾紛訴調對接中心工作流程管理辦法(試行)》,對訴調對接中心機構設置、工作流程、督查機制等進行系統梳理,并就調解員的選任和管理、調解員應遵循的守則等進行詳細說明。市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長郭強提出通過“事前探路、事中預警、事后參謀”三大路徑構建起順暢的平臺運用轉化機制,結合該院現有的平臺和創新資源優勢,著力做好專利預警服務、專利檢索分析及特色數據庫定制服務、知識產權評估服務及知識產權管理咨詢工作,為平臺運用轉化機制的持續運轉提供中堅支撐力量。市律師協會副會長徐立華提出,依托各相關單位的平臺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跨部門的行政執法協作,努力構建起相對完善的平臺快速維權機制。寧波大學法學院院長張炳生教授結合寧波大學法學院在學術資源方面的優勢提出成立“寧波大學知識產權保護研究中心”,以寧波大學法學院、市中院知識產權庭、市知識產權局為基本依托,聯合市知識產權保護協會等機構和部門,主動開展知識產權保護理論研究、實務研討、學術講座、學術沙龍和法律咨詢等活動。省高院應向健副庭長本著開放、公益、務實的態度對方案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認為平臺必須要確定由市領導作為總召集人,一定要吸收律師參加,特別是經驗豐富的知識產權精英律師參加,而且必須相信律師,尊重律師,相信律師會處理好利益沖突問題,律師從事知識產權公益事務也是律師履行律師法規定的法律援助義務的體現。
會上,省知識產權局專利行政執法處處長嚴明潮對平臺總體方案表示肯定,并提出要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打造平臺的“升級版”,適當增加人民調解、電子商務領域維權等方面內容,充實整體方案。市仲裁委張光宏主任提出,第三方平臺的構建對營造寧波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有重要意義,市仲裁委愿意為平臺的運轉提供全方位服務,著力推動在市知識產權服務基地掛牌成立“寧波仲裁委員會知識產權仲裁院”。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王斌、省知識產權法學會會長李永明先后就方案的進一步完善提出改進意見。
中國知識產權法學會會長劉春田對寧波市構建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第三方平臺的創新做法和方向表示肯定,他提出,要嚴格區分訴訟和調解的界限,最大程度發揮好第三方平臺的作用,同時要不斷健全現有制度體系,積極探索將公益性調解機制融入到現有的法制體系中來的舉措和做法,為平臺的持續運轉提供堅實的動力。
市律協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 供稿